號角激昂催征程,攻堅克難正當時。為堅決貫徹落實省、市、縣關于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決策部署,確保三年初見成效目標如期實現,郁南縣河口鎮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戰斗姿態,全面掀起“百千萬工程”攻堅熱潮。全鎮上下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聚焦短板弱項,揮出“綜合整治”、“風貌提升”、“基礎設施”、“調度指揮”四記重拳,以雷霆之勢、破竹之勇,全力以赴推動河口鄉村面貌實現顯著改觀。
第一拳:綜合整治“破局拳”,擦亮鄉村新底色
河口鎮將圩鎮及G234沿線環境綜合整治作為首要攻堅任務。一是重兵集結。迅速組織鎮村干部、黨員干部、縣直單位下沉支援力量,并廣泛發動逾百名社會力量參與,形成強大攻堅合力。二是重點突破。集中火力瞄準圩鎮核心區“六亂”頑疾,同時對G234沿線、入鎮主通道、鎮域交界通道等關鍵節點進行深度清理整治。三是重器投入。下足“人頭”力量與“機頭”設備,日均出動挖掘機、清運車等大型設備30余臺班,確保整治行動高效有力。四是重效管理。創新運用“問題發現—建立清單—限期銷號”閉環工作法,累計清除亂搭亂建、亂堆亂放180余處,衛生死角120余處,清運垃圾150余噸,確保整治無死角、問題不反彈,推動圩鎮及G234沿線環境實現從“一時凈”到“長久美”的轉變,努力打造常態化干凈、整潔、有序的河口新形象。
第二拳:風貌提升“煥新拳”,繪就鄉村新畫卷
一是借力“國家隊”,打造新樣板。為徹底改變農房風貌參差不齊的狀況,河口鎮積極借力“國家隊”,與央企中鐵九局深度合作,共同編制科學、美觀、實用的農房風貌提升方案。二是試點先行,示范引領。選取高速路兩旁作為首批試點,專人駐扎一線,施工隊伍持續奮戰。不僅對裸露磚墻的“赤膊房”外立面進行統一風格改造,還對房前屋后環境進行整體美化提升,清理雜物、規整庭院,讓試點路段在短短數日內“顏值”飆升。三是連線成片,串珠成鏈。在試點取得立竿見影效果的基礎上,河口鎮乘勢而上,將風貌提升工程迅速向G234國道沿線鋪開。通過統一規劃、一體改造的原則,集中開工55棟“赤膊房”提升外立面,實現從“點上開花”到“面上出彩”的轉變。村民們看著煥然一新的家園,紛紛表示:“家門口變漂亮了,住得更舒心,更有面子了!”
第三拳:基礎設施“夯基拳”,筑牢發展新支撐
一是重點項目“加速跑”。完善的基礎設施是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底盤。典型鎮村建設項目現場機器轟鳴,施工人員爭分奪秒;南江磨刀山片區項目正開足馬力推進,土地平整、基礎建設同步進行。二是民生工程“暖人心”。甘羅村關乎群眾日常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道路硬底化工程,正在快速延伸,泥濘小路變坦途,村民出行更安全便捷;G234沿線的農村生態小板塊在村頭巷尾點綴開來,成為村民休閑娛樂的新去處;圩鎮內的口袋公園建設如火如荼,將有效提升圩鎮居民的休閑生活品質,打造家門口的“微幸福”。三是環保攻堅“補短板”。加快農村生活污水短板,組織鎮村干部聯合運維公司,采用機械與人工結合的方式,對村內管網、溝渠進行“拉網式”清理,累計高壓沖洗、人工疏通9處,檢修風機20個,新建水渠0.28公里,清理溝渠2.4公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能力持續提升。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讓群眾真切感受到“百千萬工程”帶來的實惠。
第四拳:調度指揮“中樞拳”,保障攻堅高效率
高效指揮是打贏此次攻堅戰的關鍵保障。河口鎮主要領導掛帥攻堅指揮,構建起“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協同聯動、高效運轉”的作戰體系。一是分類作戰,精準調度。將“三拳”任務細化為具體的攻堅任務,實行“分類作戰、按步推進”。每晚主持召開河口鎮“百千萬工程”例會,實時掌握各戰場進展,精準分析堵點難點。二是力量下沉,一線作戰。實行鎮領導班子成員包區、鎮村干部包片、責任部門包項制度,日均下沉一線開展工作人員超180人次,現場協調解決用地、用工、物料、糾紛等實際問題200余項,確保問題不過夜、進度不拖延。三是資源統籌,合力攻堅。強化與縣直部門、支援單位、施工企業的溝通對接,高效調配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優先保障攻堅一線需求,破除“中梗阻”,確保各項任務高效落地。
戰鼓擂動催人進,奮楫揚帆正當時!河口鎮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持續保持“大干、快干、實干”的攻堅態勢,把“施工圖”轉化為“實景畫”,讓“規劃圖”變成“效果圖”,堅決打贏“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關鍵戰!
公安機關備案標識碼:445322020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