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廣東省流動博物館、中共郁南縣委宣傳部郁南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郁南縣文化圖書和博物館、郁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郁南縣西江實驗學校共同承辦的《凝固的詩歌——嶺南傳統建筑藝術圖片展》《探尋“最早廣東人”——磨刀山遺址圖片展》走進校園。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向師生們細致地解讀嶺南傳統建筑的獨特藝術韻味,并深入闡述磨刀山遺址的深厚文化內涵與重要歷史意義,讓師生們直觀領略到嶺南建筑的匠心之美,全面了解“最早的廣東人”的起源脈絡。工作人員還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知識,引導師生牢固樹立文物保護意識,主動投身文物保護實踐。活動特別設置了趣味互動環節,讓師生們在輕松歡樂的氛圍中加深對文物保護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縣文化圖書和博物館有關負責人表示,嶺南傳統建筑以其鮮明的藝術特色,承載著嶺南地區數千年的歷史文脈與民俗智慧;磨刀山遺址作為廣東早期人類活動的關鍵佐證,成功填補了嶺南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歷史空白。將兩大主題圖片展融入校園活動,能幫助青少年了解廣東從遠古人類起源到傳統建筑文化發展的歷史脈絡,切實增強文化認同感與民族自豪感,助力本土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落地生根、薪火相傳,同時深化學生對文物保護重要性的認知,培育其文化自信與歷史使命感。未來,縣文化圖書和博物館將持續策劃開展各類特色活動,讓更多社會公眾了解并參與文物保護工作,攜手守護文化遺產瑰寶,引導廣大青少年從小樹立科學的文物保護理念,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公安機關備案標識碼:445322020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