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十一”網絡集中促銷活動已經拉開帷幕。面對為期1個多月的較長促銷期,為了讓廣大消費者更加放心消費,郁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現就“雙十一”網絡購物作以下消費提示:
一、提防AI仿冒,選擇正規平臺商家
隨著AI技術的廣泛應用,一些不法商家利用AI仿冒名人(如明星、網紅等)進行虛假直播帶貨,嚴重誤導消費者。促銷期間,消費者要警惕AI換臉/換聲技術,注意核實賬號的真實性,確認是否經過平臺認證,并可通過觀察人物微表情是否自然、聲音和口型是否同步、是否出現人物或背景模糊扭曲等異常畫面、是否存在異常低價等反常促銷行為等來辨別是否為AI仿冒。選擇資質齊全、信譽良好、售后完善的平臺和商家交易,切勿點擊不明鏈接,勿脫離平臺進行私下交易。
二、提前做好攻略,清楚促銷規則
促銷期間,各平臺推出官方立減、商品直降、跨店滿減、秒殺特價以及疊加消費券、品類券等各類優惠活動,各類活動令人眼花繚亂。建議消費者提前做好消費攻略,如購物前先領取相關消費券、優惠券、直播紅包,看清使用范圍、條件和期限;注意相關贈品和兌換產品的退換貨政策;購買預付款商品時,要重點關注預售商品庫存情況,對于預付式付款的商品,要關注尾款支付時限,防止錯過尾款支付時限導致定金損失。
三、留意價格套路,關注保價服務
促銷期間,部分商家會通過先漲后降、虛標原價、尾款漲價等方式套路消費者。建議消費者提前關注想要購買商品的價格走向,借助第三方比價工具查詢商品歷史價格,通過不同平臺多做價格對比。下單前了解清楚商品是否有價保服務,仔細閱讀價保規則,明晰價保期限、適用范圍、申請時效等信息,留存價格變動相關證據,發現商品降價及時向平臺申請退還差價。
四、認準官方正品,勿踩假冒陷阱
促銷期間,部分不法商家通過仿冒他人商標,以“傍名牌”來謀取利益。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平臺店鋪、品牌專賣店或信譽良好的商家,對價格明顯低于市場行情的商品保持警惕,認真檢查商標logo、外包裝、標簽、防偽標識等細節,避免落入“侵權假冒”陷阱。
五、切勿輕信營銷話術,保持理性消費
部分主播在直播時為了吸引消費者下單,利用“限時秒殺”“全網最低價”“數量有限”等營銷話術營造稀缺緊張的氛圍,或者對產品功效作出絕對性承諾。建議消費者根據自身需求,下單前先了解清楚主播所推薦商品的來源、功能、質量、效果、價格等信息后再下單,不沖動消費,不輕信主播絕對化用語和承諾。同時要注意辨別評價的真實性,警惕相似文案、圖片“刷好評”現象。
六、仔細驗收貨物,保留消費憑證
消費者在收到商品后建議及時查驗,購買貴重、易碎物品或發現快遞出現外包裝破損等情形時,建議錄制開箱視頻。建議消費者保留完整消費憑證,如訂單詳情、支付憑證、物流信息、客服聊天記錄、電話錄音等,遇到消費糾紛可先與商家或平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撥打經營者所在地12315熱線或通過全國12315平臺(網址:http://www.12315.cn)等官方渠道進行投訴,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公安機關備案標識碼:44532202000109